首页 > 关于我们 > 新闻资讯

台风来了:红外热像仪如何筑牢安全防线

梅雨天刚刚过去,今年第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已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,预计于8日下午到夜间在上述沿海登陆。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,如何守护生命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。

建筑隐患

台风天的建筑安全,最怕的是"表面完好,内部隐患"。老旧小区的外墙瓷砖、玻璃幕墙的金属龙骨、地下车库的防水卷材,这些在晴天看似稳固的结构,在暴雨冲刷和强风冲击下有可能发生松动、脱落。红外热像仪的"穿透性"在此刻成为关键:雨水和黑夜无法阻隔长波红外的穿透,设备能准确捕捉到墙体的水分渗透、金属构件的锈蚀发热等问题。

建筑外墙是台风天最易受损的部位。老旧建筑的瓷砖、涂料层因老化或施工质量差,可能出现空鼓(内部空隙)、脱落(粘结层失效)或渗水(防水层破损)。这些隐患肉眼难以发现,但使用红外热像仪则可以呈现清晰的"热斑"或"冷带"。

屋顶是建筑的"第一防线",台风天的强降雨会让未修补的防水卷材破损处成为"进水口"。传统检查需要人工上屋顶,不仅危险、效率低,还可能遗漏微小裂缝。红外热像仪则能从地面或楼顶安全区域扫描,快速定位渗漏点。

此外,屋顶排水系统的堵塞也会在热像图上暴露。某小区的天沟因落叶堆积导致排水不畅,热像扫描显示某处温度异常升高,说明天沟排水能力下降,台风天暴雨时可能倒灌进顶层住户。

  

门窗的牢固更与住户的安全紧密相连。台风天的狂风会导致门窗密封胶条脱落、固定螺丝松动掉出,这些隐患会引发渗水、结构松动甚至坠落风险。一次检测某高层住宅的铝合金窗框时,负责人将仪器贴近窗框与墙体的接缝处。屏幕上,原本均匀的蓝色区域中,呈现出一段明亮的黄色光带——这是密封胶条失效的标志。密封胶条老化后,雨水会渗入窗框与墙体的缝隙,更危险的是,若渗水长期存在,可能导致窗框钢材锈蚀,台风天时可能导致整扇窗脱落。

应急救援

当台风引发塌方、内涝等次生灾害时,红外热像仪便从"监测工具"升级为"生命探测器"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手持轻便,操作简单,高精度的红外探测器在全黑环境中能够清晰捕捉目标,IP67防水防尘等级在恶劣环境可以稳定运行。

救援的核心是"黄金72小时",而热像仪的价值在于将"盲目搜索"变为"精准定位"。台风天的夜晚常伴随断电,传统照明设备无法使用,而热像仪的"夜视模式"能将温差转化为可见图像。


某山区村落,台风导致山体滑坡,多名村民被困在断电的民宿中。救援团队争分夺秒在夜间展开搜索,热像仪的屏幕成为唯一的"光源":民宿二楼的窗户位置有连续的光带——这是多人聚集的热信号;厨房区域有一团孤立的光斑——可能是被困的厨师。最终,救援队在2小时内找到全部12名被困人员。

当台风的风雨逼近,手持红外热像仪的检测员们仍在楼宇间穿梭。将"不可见的危险"转化为"可防的漏洞",红外热成像,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看见,让每一份希望都能被守护。





上一篇:7.1|以匠心 敬党心

下一篇:
Notice: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/www/wwwroot/ulirvision.com/single.php on line 50